健康如牙,甚至連打預防針都未曾發燒過,這是她生的第一場病,也是滿10m的紀念!
4/15開始發疹的時候。
每天為娘的例行公事除了照料小姐吃喝拉撒外,還得趁小姐小睡片刻的時候跟上專業和網羅其他"媽媽應該知道的事情"。
"玫瑰疹"!大名鼎鼎,打從小姐出生開始就略為知曉這個讓許多新手媽媽曾經急到掉淚的良性疾病,不敢掉以輕心的我,時時刻刻在準備接受玫瑰疹的到來。
小姐打出娘胎以來一向是健康寶寶,沒感冒沒發燒偶爾打個噴嚏流幾滴鼻水,不咳嗽,即使是回台灣玩耍得調整時差都白天依然精神百倍的跟著爸媽外出蹓達,但是,在回來以後,12號開始出現了異樣。
4/12 初期發燒
中午與朋友吃飯蹓達到下午4點左右,爸爸發現小姐體溫稍微高了點,一開始推測可能是衣服穿多了,回到家以後晚餐時間小姐依然是食欲很好,吃光光,除了體溫稍微高一點其他並無異狀。
半夜時分因為小姐喝奶異常頻繁而且全身燒燙燙,體溫一量39。2,嗯~~的確是發燒了,不想用退燒藥的媽媽拿了溫紗布擦拭小姐的四肢下半部,15分鐘以後再量體溫稍微退到38。6,因為小姐還是睡得很好,所以決定多補充水分先。
4/13 燒燒燒
起床以後體溫大約是38。6,午餐食慾和精神都不錯,除了午睡睡得比較久之外,小姐臉上還是有笑臉,也因為這樣所以還是不用退燒藥;晚餐食慾稍差,提早1小時睡覺,這天晚上小姐比較不安,體溫是39。3,逼近媽媽會用退燒藥的39。5,但媽媽相信一定程度的發燒是不會有問題的,要讓小孩子自己經歷病毒細菌的抵抗身體才會健康,因此在燒到39。5度前,還是採取用溫水擦拭的方式,然後每個小時量體溫確定溫度有沒有上升。
因為溫度有點高,所以牙睡得很不安,偶而會唉一下,但是餵奶就可以安撫,一整晚溫度都沒升到臨界39。5,所以一旁的退燒塞劑和退燒藥都沒用上。
4/14 退燒
早上體溫38。6,這天剛好跟家庭醫師有約,帶了小姐去看醫生,生病中的小姐特別敏感,哭鬧得讓醫生無法量身高體重,當下也與醫生討論是否為玫瑰疹,但醫生說還是得看是否有出疹子才能確定。
回家以後下午5點退燒,食慾還是差點,只願意吃不到2/3的量,但是活動力尚可,比較黏人,睡得很好。
4/15 疹子
早上量體溫溫度相當正常,活動力與精神都回復,食欲回升到3/4,到了下午4點以後臉上開始出現疹子,晚上洗澡時軀幹背腹都有些許疹子,還是稍微愛睡覺,大便較平時軟。
4/16 發發發
持續發疹子,臉/背/上肢/胸口都有,體力精神都還不錯,午睡時間比較長,食欲維持在平常的3/4,便便還是比較軟,生病的這幾天喝水都喝很多。
4/17 退疹開始
食欲維持3/4,便便還是軟軟,精神很好,達到全盛時期像小花貓,臉/背/胸/上肢/下肢/手背/腳背都已經發出疹子;到了這天晚上,洗澡時發現已經開始退疹子了,原本臉上花花的疹子已經消退,15號就發出來的疹子在胸背也都開始退去,真是好現象!
4/18 退散
臉胸背的疹子已經全部退掉,剩下四肢一點點的疹子,食慾完全恢復,便便依舊偏軟,幾乎感覺不出來小姐有生過病~~
4/19 還我素顏
全身的疹子已經退光光,食慾完全恢復,便便也恢復原本的面貌,病好了!!喔耶!!!!
總結
在開始發燒的前5天,小姐有點流鼻涕的狀況,本以為是感冒了,但直到開始發燒到後來出疹子,才知道之前的可能性感冒症狀是玫瑰疹的前奏。
大體來說,小姐發燒算是短的,只燒了48小時,而且還沒有用退燒藥,食慾來說算是正常,精神也還好,唯獨排泄便便有點軟,因此除了比較愛睡覺一點,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觀察到第二天就想到玫瑰疹的可能性。原本以為退燒後疹子馬上出來,但在小姐身上是過了24小時才開始發疹,臉上和軀幹先發,再來往四肢手背腳底蔓延,發疹48小時後迅速的就開始退疹,從發疹到全部退光大約4天時間,期間小姐除了吃得還是少一點之外沒有任何不適,看來這可能真的是良性疾病的特徵--小孩不會有極度不適的情形出現(如果有的話就要趕快去醫院!!)。
提到我為何不用退燒藥,其實塞劑和退燒藥水家裡都有常備著,但是深知對小孩用西藥是一種毒害,而且明瞭到一定程度內的發燒並不會讓孩子燒成白癡,為了訓練小姐身體能夠快速啟動免疫來對抗病毒細菌,在密切注意體溫的狀態下審慎使用退燒,當然,我還是有用退熱貼這樣的東西,不過也僅止於2小時,因為過度使用退熱貼這種冰涼退燒的東西有時候反而會讓病童身體無法辨別是否已經燒得很高而啟動應有的身體反應,所以其實冰枕退熱貼這樣的東西也要慎用。我選擇的方式是用溫紗布擦拭手的下臂以及小腿以下的皮膚,讓小姐在發燒的時候可以有機會在末梢把熱散掉一些,事實證明這樣的發法的確可以降低0。6度左右,讓過高的體溫暫時獲得舒緩,然後在發燒的兩個晚上,我都讓她定時補充水份(也就是老娘我幾乎每個小時都餵奶)。
疹子退掉以後,皮膚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但是要注意,在發燒到疹子退掉以後的幾天都還是具有傳染力,也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本來打算要去拜訪朋友也暫時取消,怕小孩把病毒傳染給其他孩子成為始作俑者就不好意思了。
--------------------------------------------
玫瑰疹小資料
玫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主要為皰疹病毒第6型及第7型最常見。這是一種良性的疾病,很少有併發症或後遺症,發生的年齡雖然以六個月到一歲半最常見,但是小至兩、三個月,大至兩、三歲的小朋友也都仍有可能會得到玫瑰疹。
玫瑰疹為病毒性感染,常發生在六個月以後到一歲半嬰幼兒,反覆的高燒為主要症狀。因此適度的給予退燒藥,可以減緩孩子發燒的不適之外,也可以減低熱性痙攣的發生率。多注意孩子的活動力,有高燒時,兩到三天讓醫師追蹤檢查一次即可。未發疹和發疹期 症狀迥異
玫瑰疹就是在身體上長出有著玫瑰般色澤的疹子。這個特殊疾病主要是影響到三歲以下的小朋友,而且絕大部分(大約95%)的玫瑰疹,都發生在六個月以後到一 歲半左右的小嬰孩。一般而言,玫瑰疹主要分為前後兩個時期,未發疹期和發疹期。
*未發疹期
在未發疹時,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發高燒。大部分的病童發燒時體溫會在38℃到40℃左右,平均會在39℃,反反覆覆的高燒是一個大特點。雖然少數病童會合併有哭鬧不安或厭食的情況,絕大部分的病童仍然可以正常玩耍,精神、活動力在高燒時仍然很好。少數病童會有些輕微的咳嗽或流鼻水的症狀,但是大部分的病童除了高燒之外,可以說完全沒有其他的症狀。
可是,就因為沒有其他的明顯症狀,更讓家長們摸不著頭緒而更加緊張;發燒本來就讓人擔心,原因不是很明顯的發燒更是讓人加倍的焦慮。更令人煩憂的是,一天 好幾次的高燒,通常還得延續個三到五天,比較一般的感冒還多個兩、三天,另外體溫可能在第四天或第五天也還維持在40℃度左右。
*發疹期
在幾天來來去去的高燒之後,就進入了發疹期。特別的是,在一進入了發疹期時,之前的高燒也完全消失,體溫開始完全恢復正常,幾個小時後開始在身上出現玫瑰色的小疹子。通常會先在軀幹開始出現少數約0.2到0.5公分大小、輕微突起的粉紅色小疹子。爾後慢慢疹子增加,會在頸部和四肢也出現。
這些玫瑰色的疹子通常不會癢,也不會有水泡出現。原來個個界線分明的疹子隨著數目增多,會慢慢融合和慢慢消退。在一到三天的時間內,由少數疹子慢慢增加、融合再消退。有時候,在發疹期初期會合併有輕微的腹瀉。
整體而言,玫瑰疹可以說是個良性的疾病,幾乎所有的病童在經過幾天的發燒及出疹之後完全康復。雖然說有些病患在反覆的發燒中,會出現熱性痙攣的現象,也通常少有後遺症,所以說玫瑰疹本身不可怕,比較擔心的是類似玫瑰疹一樣發高燒的其他感染性疾病。
玫瑰疹是病毒性的感染,是一個良性的病程,在治療上採取的是支持性療法。適度的給予退燒藥,除了可以讓孩子減緩發燒的不適之外,也可以減低熱性痙攣的發生 率。
留言列表